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

培養好EQ,從家庭起步

培養好EQ,從家庭起步

楊秀萍
(分享於親潮104期,105年12月出刊)
在大手鬆開小手的那一刻,初來乍到的小一新生,旁若無人的哭喊起來,吵著要爸媽陪伴,焦急的父母連哄帶騙,才看到孩子半推半就進入教室,淚眼含花的目送家長離開……,這是每年九月學期初常見的場景。
轉換到陌生的環境時,有些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焦慮,加上孩子天生氣質各異,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強度。情緒程度強者顯現出大哭、暈眩、腹痛甚至行為退化,程度輕者則出現摳手、咬指甲、扭動口鼻、不斷捲動下襬等行為表徵,這些都是孩子釋放的焦慮訊號。情緒生而有之,感覺沒有對錯,但情緒反應和情境的對應是否恰當,應如何自我調節、妥善管理情緒,正是情緒教育的核心,也是從小到大,從家庭、學校甚至出社會後,都要持續的練習。爸爸媽媽在家裡和孩子互動時多留意孩子的情緒,對促進孩子的情緒覺察和管控能力,裨益良多。
再忙,也要空出親子的精心時刻
曾與家長分享「親子互動三三三」,鼓勵家長每日擁抱孩子三秒鐘、陪伴三十分鐘、週三不加班,目的是為了騰出專屬於親子的精心時刻。這段親子時光不帶有具體目的,有別於指導孩子課業或從事旅遊活動,而是純粹聚焦在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想法,讓陪伴更精緻化。善用上放學途中、吃飯時、睡覺前,陪伴時適時的沉默聆聽,搭配拋磚引玉的提問、鼓勵回應和正向肯定,把握生活點點滴滴的時機,會更有成效。
研究顯示,父母的陪伴如果太少,孩子長大後不易與人建立親密關係,且父母的陪伴和孩子情緒穩定度、學習態度呈現高度正相關。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值得家長更重視。
避免沉迷3C、父母用力把關
隨著資訊媒體的發達與流通,使用3C產品的頻率攀升,孩子人手一「機」的同時,如何讓數位產品的使用具有加分效果,需要爸爸媽媽一起來把關。即便目前動畫技術趨於成熟,但是當孩子在閱聽卡通人物的表情、關係或情緒時,與真實情境仍有落差,孩子在數位媒體所學習到的常常是扁平的、缺乏空間感的圖象,使孩子對環境的覺察力、察言觀色的能力相對弱化。父母對卡通、電視、遊戲app有效篩選,管控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,是必須正視的議題。
另外,為避免孩子沉迷數位產品,建議可用「替代性」和「多樣化」策略雙管齊下「替代性」是以多元的休閒生活取代使用數位產品,「多樣化」則是避免超時使用同一款遊戲軟體,可將注意力及時間平均分散在通訊、社群、益智遊戲等多種軟體,父母從旁協助孩子管控3C產品,引導正向的休閒活動,以求逐步發展自我約束、克制的能力。
分享情緒經驗,提升情緒辨識能力
    孩子就像一面鏡子,反映了「重要他人」的大部份情緒,透過模仿父母來建立與外界的互動模式。國中小階段孩子的情緒困擾,以人際關係和學業壓力為主要來源,如果孩子表達因為學業成績不如預期而失落,或和同學衝突造成不愉快,甚至因此而產生自我否定、自信心低落的負向情緒。父母可先同理孩子的感受,再藉此機會分享經驗,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的關卡,會有沮喪低落、心煩意亂的感覺,透過父母和孩子討論分享,讓孩子一般化自己的情緒感受。
    父母除了分享過往情緒經驗能和孩子有所共鳴,也可運用各種情緒詞彙,分享平日生活、工作上的感覺,如愉快、幸福、擔心、困惑、無所適從等感受,可幫助孩子細緻的區辨情緒,學習同理心和設身處地的態度,進而促進同儕間的人際關係。

    家庭是孩子情緒發展的搖籃,父母的教養是形塑孩子人格的重要關鍵,透過傾聽孩子的需求、同理孩子的想法,讓孩子在有愛的氛圍中穩定成長,自然能培養能有自信、正面思考的孩子!
    今天心情不太好,覺得悶悶的,怎麼辦呢?試著坐直身體、哼哼歌、外出走走曬曬太陽,轉變一下心情吧!心理學家威廉‧詹姆斯曾提到「情緒的動作反饋」理論,告訴我們當心情不快時,提醒自己保持微笑,用愉快的樣子說話和行動,久而有之,這些充滿能量和愉悅的動作會「催眠」我們的大腦,並提供我們正向的情緒提示。最後,在此提供幾張情緒管理的策略圖卡,當小朋友遇到不如意時,可試著運用策略,有智慧的轉換想法、正向思考,祝福每個小朋友都能突破情緒魔咒,當自己情緒的主人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